四月的豫北大地,春意盎然,绿绿的麦苗拔节抽穗,不远处,一列客车正从京广铁路上飞驰而过。
“危及铁路安全的隐患彻底消除了,复耕的土地今年肯定也是大丰收,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看着长势喜人的小麦和渐渐远去的列车,走在田垄上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车站调度车间党总支书记郅慧赞不绝口。
然而,在2021年3月,这里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坑,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垃圾飘浮物漫天飞舞。今时不同往昔,经过检察机关的督促整改,已经复耕的60余亩高标准农田正孕育着勃勃生机。
“最近处距离京广铁路的护坡只有1米远”
“这块区域本是几百亩耕地,农田下边便是优质的鹅卵石。”
“疯狂的挖坑卖石后果很严重,危险在一步步逼近铁路。”
“他们把坑道挖到了距离铁路的近十米处,假如天气连下大雨,那么铁路随时都可能塌陷,京广铁路随时都面临着中断,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将随时受到威胁……”
2021年3月,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从媒体报道中发现淇县盗采砂砾石危害铁路安全案件线索后,立即派员会同铁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查看。
“这里二十多年前就有盗采砂砾石行为,我们与新乡供电段先后3次致函当地政府,要求督促相关部门立即制止违法行为,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站在大坑边上,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桥工段桥梁科科长毛欣,一边搓着手,一边不住地摇头。
“大坑已经侵入铁路安全保护区,最近处距离京广铁路的护坡只有1米远,倾倒的垃圾会破坏铁路的路基本体,降低抗洪能力,甚至还会引发边坡溜坍,特别是坑内还有两排10根铁路通行信号线的电杆,用于防汛的电杆水围(防护墩)已经遭受严重破土,如果经雨水冲刷垮塌,就会造成京广铁路中断行车。”新乡供电段副段长黄建新介绍到。
铁路运行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旅客安全。“京广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也是客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普速铁路。”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章表示,“推动解决铁路线下安全隐患,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检察机关必须有所作为。”
经报请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批准,2021年5月,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对该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这个大坑的最深处将近10米”
为进一步查明情况,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通过无人机航拍、铁路技术专家勘查等方式,对大坑实际情况和对铁路防汛影响进行勘验。勘验笔录显示,因淇县北阳镇区段长期存在违法盗采砂砾石矿行为,致使京广铁路K556+580-K556+970上行侧形成一个占地面积达61.753亩的大坑,大坑东侧侵入铁路安全保护区长350米、宽8米,占地面积约4.2亩,形成铁路运行重大安全隐患。
“这个大坑的最深处将近10米,差不多就是一节旅客列车车厢长度的一半!”铁路工作人员的这句话不仅形象,而且说明了当初的危害程度。
在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赵明看来,没有各方的合力,案件从调查到整改将是寸步难行。
案件调查启动之初,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就联合铁路相关部门,与淇县县政府共同主持召开座谈会,召集公安、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北阳镇政府,磋商安全隐患整治事宜。会后,北阳镇政府对5个受损的电杆水围进行了初步加固,但大坑回填、修复等工作却进展缓慢。
“为了保护京广铁路安全,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解决。”
针对该案情况,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坚持多管齐下,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淇县的降雨量达到了345.5毫米
“你单位作为辖区环境卫生监管部门,未及时履职查处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倾倒垃圾行为,消除铁路行车安全隐患,已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1年7月13日,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分别将检察建议书送达淇县城市管理局、北阳镇政府和自然资源局,督促加速整改,同时向淇县县政府发送工作函,推动专项整治。
淇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开展专项行动,调查非法采矿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日常垃圾运输处理监管,并组织人员、机械对大坑进行回填复耕。
与此同时,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还积极协调相关铁路部门参与问题磋商、主动融入整改进程。其中,新乡供电段按照铁路供电专业标准,指导北阳镇政府做好铁路信号线电杆受损水围的持续加固,并加装了24小时太阳能监控系统,新乡桥工段也先后投入资金460万元,在京广铁路K556+010-K556+955上行侧建设路基边坡加固工程,防止边坡侧滑,保障路基稳固。
“下得最大的那一天,淇县的降雨量达到了345.5毫米,打破了历史单日纪录。虽然到处都是水,但京广铁路依然安全畅通,这可多亏了你们铁路检察机关!”2021年7月26日,坚守在京广铁路卫辉至淇县区间水害抢险现场的北阳镇土地管理所所长李波,高兴地在电话里给办案检察官王建新说到。
截止2022年11月底,经过150余人次、70余台次机械车辆、600余万元投入的持续整改,在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的不懈努力下,京广铁路安全保护区内外的回填复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100多公里外的“云听证”
“大坑回填复耕后,行政机关是否已充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危害铁路运行的安全隐患是否真正得到消除?”
为科学评估铁路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客观公正评估问题整改成效,2022年12月20日上午,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在距离案发地100多公里外的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会议室,该院姜新国检察长主持召开线上听证会,对该案整改成效进行公开听证。
听证会上,有关行政机关全面汇报了整改情况,铁路工务安全领域的特邀专家对有关专业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担任听证员的全国人大代表郅慧、省人大代表王东升和法律专家支合,在经过充分论证和线上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尽职尽责、协作配合对大坑回填复耕,已经充分履行监管职责。“整改情况通过铁路专家评审验收,铁路安全隐患已基本消除,本案达到了保障铁路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本案是突破铁路地方条块分割,有效凝聚各方整改合力,推动铁路安全领域违法问题迅速整改的一次有益尝试。”姜新国在谈及案件办理过程时说,“针对铁路专业问题,铁检机关通过借助‘外脑’智慧,邀请铁路技术专家全程参与办案,由铁路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及法律专家公开听证、评估整改成效,实现了公益诉讼检察‘双赢多赢共赢’。”
“复耕的土地面积达到了60余亩”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被破坏的不仅有17.91亩的铁路用地,甚至还有39.583亩的基本农田也被破坏。”王建新语气凝重。
针对淇县自然资源局作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未充分落实行政监管责任,造成基本农田种植条件遭受严重破坏,且未依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穷尽行政监管措施,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在检察建议中严肃指出,要发挥耕地保护牵头职能,凝聚耕地保护工作合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日常监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该院还将39.583亩基本农田遭受破坏的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当地检察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监督。
接到检察建议书后,淇县自然资源局联合该县农业农村局、北阳镇政府进行调查,对4名土地承包人给予行政处罚,对耕地种植条件损害程度、矿产资源损害价值进行鉴定评估,并委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制定了《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复耕的面积达到了60余亩!”李波兴奋地说:“通过公益诉讼,非法破坏基本农田问题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复耕,对北阳镇的高质量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在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中,涉及耕地保护的案件已经达到23件。该院正在部署开展耕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专项行动,确保案件整改到位不反弹。
“加强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省之要者’。铁路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不仅要保护铁路公共安全,更要注重加强耕地保护,坚决扛稳职责使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姜新国郑重表示。